徐孟真,阿美族/漢人,20歲
臺東縣成功鎮隆昌部落/台南市北門區
「我沒有辦法選擇我出生在哪一個家庭,
或是我爸爸媽媽是誰,
可是我可以決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一半和一半的你,就是完整的你
恭喜找到!送你一個IG帳號
@tomorrow_runaway_fromhome
動動手指移動一下
展區介紹
歡迎來到「消失的loma」,我是來自台東縣東河鄉隆昌部落的Lanna。
接下來你將看到手繪的隆昌地圖,
上面有幾個點是目前隆昌對我有深刻回憶的地方,
游標滑到紅色點點,可以看到我在隆昌留下的影像。
裡面都會搭配一個問句,請用念力回答我(大聲說出來也是可)
逛完地圖後,即可翻翻下方的方格明信片,跟我一起進入我的故事。
那些故事都是我回部落間所遇到的點點滴滴,
希望可以陪伴你的煩惱你的害怕。
哪個剎那會讓你意識到你是外人?
你覺得在家鄉沒有家了會是什麼感覺?
有沒有一首一直陪你度過迷惘的歌?
(還是你都是一手一手的跨越迷惘)
你有嘗試過跨出舒適圈嗎?
哪件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卻也很無助?
爸媽其中一方不是原住民,那還算原住民嗎?
什麼味道會讓你想念?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有天你找不到喘息的空間怎麼辦?
為什麼會來到這個展覽?
《初衷》 我無法選擇我出生的家庭或環境, 但我能選擇我自己要做什麼, 我不知道我需要多少勇氣完成這件事, 我只知道,我不會再因為害怕而停下。
《混血兒》 沒有人是一半的,每個人都是完整的 我的爸爸是閩南人,媽媽是阿美族人, 我在找尋部落文化時總有裡外不是人的迷惘, 急切渴望想把自己歸類在其中一方, 卻同時有背棄另一方的罪惡感, 直到接觸越來越多回鄉青年後, 才慢慢意識到血緣就像調色盤, 我們不會只擁有一種文化,也不是只能擁有一種文化, 因為有各種不同的色彩,才成了每個獨特的人。
《Kaka》 剛開始決定要回部落時, 其實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後來輾轉知道一個我們部落的Kaka。 想了一整天,就在當晚凌晨 真的就是一個衝動按下傳送, 我傳了訊息告訴Kaka我想回部落, 接著腦中就是各種恐懼, 被忽略被已讀被當成奇怪的人, 傳完訊息我馬上關起手機, 想藉著睡夢逃離這些不安, 沒想到隔了不久對方傳來訊息, Kaka告訴我隆昌的歷史, 解釋部落的運作,甚至找了影片給我, 很有耐心的說了很多部落的事情, 「加油,我會再幫你安排」 Kaka無疑是我回部落的貴人, 面對完全陌生的那裡, 他就好像一個連結, 讓我知道我在那裡也有能說話的人。 當時我想的是 反正都決定要回去了,那 我還害怕甚麼
《期許的樣子_萬安收穫祭》 2020年暑假我跟著排灣族的學姐參加了他們的收穫祭 三天兩夜我覺得那是我最接近部落的一次 我看著青年會為了祭典 一起忙進忙出一起圍圈歌唱 一起流汗一起歡笑 一起在祭典的最後舉杯 大家就像真正的兄弟姊妹 我在心中許下 我也要當個為部落付出的年輕人
《在美山的一個月》 海,總能安撫我的急躁, 這裡閉上眼會有海的聲音, 睜開眼就能看到海, 這裡的Kaka、牧師教會我勇敢, 告訴我害怕時就去海邊, 讓海擁抱你,讓他傾聽你的苦楚, 因為 你是她的孩子
《Aka pisawad_Suming》 遇到挫折時會第一首打開的歌 有時候覺得如果放棄回鄉會不會就不用這麼痛苦, 夾在文化之間讓我很無助,但我一直相信這句話, ano tala'ayaw mafohat ko lalan a misi'ayaw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 總能看到前方的路會開, 就這麼簡單的話卻撐住了一次次的無力感, 或許現在放棄對我來說會安逸許多, 不過到了未來,這時候懦弱的我會成為遺憾吧! 想回鄉的衝動,我想 還是會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
《第一次跟部落的人聊天》 「回來了就好,這裡一直都在」 走進隆昌市集,我看起來跟其他遊客沒有不同, 是啊…某種程度上真的毫無差別, 我看著陳列的織品,卻無心在這之上, 內心一直反覆的想,我該怎麼開始認識這裡? 「你好眼熟,是這裡的人嗎?」 一位畫明信片的Kaka這樣對我說, 嗯…我是…但我很久沒有回來了…我心虛地說, 真的很擔心接下來即將迎來的是嫌棄或是不悅, 「誒這個妹妹是隆昌的小朋友餒」 Kaka對著市集的人說著,像在介紹我一般, 沒想到這成了我和大家對話的鑰匙 踏出第一步,好像沒有想像中的可怕, 不,我當時還是害怕極了, 不過如果沒有嘗試一次, 我連害怕的機會都沒有, 也不會聽到好多部落的介紹, 更不會初次擁有被接納的感覺。
《回部落的距離》 從念書的地方算起大約305公里, 老實說其實這部分不遠, 只要先經過騎車火車騎車的接力賽, 就能抵達,而真正遠的是 因為家裡在部落已經沒有住宅了, 除了需要騎很長很遠的路程外, 會明顯體認到地緣關係的重要, 就像老人家最常問的問題「你住在哪裡?」 「我是這裡的人,但我在這裡沒有家」 那該怎麼解釋自己是這裡人變得很困難, 雖然我會嘗試開始用血緣、服裝甚至語言去解釋, 但我依舊還在尋找這個答案
《hemay糯米飯》 冒著陣陣白煙的糯米飯 是我對傳統料理的第一印象, 很單純很簡單,就是蒸熟的糯米, 卻有一種會被想念的魔力,[ 婚禮前一晚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分裝hemay, 準備分送給前來的賓客… 去打獵務農溯溪也會帶上hemay, 還記得有次上山,炎熱的天氣下 hemay配上silaw,再啜上一口啤酒, 你不會忘了那種滿足
《一起回家》 在求學過程中,常會有想回部落的念頭, 但總會找各種理由不去開始嘗試, 直到知道有人跟我一樣也在徬徨時, 才認真的想有一些行動, 例如,這個展覽 就算我們不會在彼此身邊, 不過我們能一起勇敢一次。
《我是誰》 在都市我是原住民,那回到部落呢? 很多人會問都市原住民算原住民嗎? 對我來說,我會用有沒有文化意識跟身分認同來劃分, 如果對自己的文化一竅不通,也不願意去學習, 我不知道除了血緣還有什麼能夠證明, 我在這條路上了,你呢?
《距離》 回隆昌的時候其實遇到的人都很友善, 但總會被一些無心的話戳到痛處, 「這是部落的人才能參加的活動,你是嗎」 我們會說部落是自己的家, 但離開太久的你,已經沒有誰認識了。